10656 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36號2樓 service@victory.org.tw 02-2325-8576

成果篇:企業永續不是嘴巴說說,他們認真拓展出可能性

願景工程 許詩愷

你聽過企業社會責任(CSR)嗎?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社企流展開大調查,高達96.5%青年受訪者都認同當代企業除了以獲利為目標,也應創造對環境與社會的正面影響。這股風潮可追溯至1999年,國際最具指標性的財經媒體道瓊公司成立「道瓊永續指數」,將CSR列入對全球企業的評分標準,吸引眾多公司行號開始資助公益團體,參與地方營造,推廣環境、人權等議題。

但實踐CSR的方法不只如此,在這股潮流中,開始有企業及公益團體思考,如何拓展有限資源,並持續對社會產生正向影響力?

成果篇:企業永續不是嘴巴說說,他們認真拓展出可能性
勝利基金會執行長張英樹(右)與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左)。記者許詩愷/攝影

專門協助身障者進行職業訓練與媒合的勝利基金會便和全家便利商店合作,首創由身障者負責營運的門市。國泰金控則和為台灣而教基金會(TFT)一起推動跨界人才培育計畫,讓國泰員工加入TFT受訓,先在偏鄉為孩童服務,擴展更貼近土地的視野後,再回到母企業工作。

跨界已成當代潮流 NPO或企業都應思索轉型方法

「為弱勢者規劃的工作,也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勝利基金會執行長張英樹說明,社福團體多以成立「庇護工場」為主,讓身障者在相對簡單的職場就業;但一個非營利組織(NPO)若想長遠經營,單靠募款容易遇到瓶頸。也因此,勝利基金會先加盟便利商店,嘗試近十年得出經營心法後,便把範圍拓展到加油站、速食店等行業,盼讓組織自給自足。

計畫自2011年起跑,目前全家、勝利雙方已合作開設六家門市,今年中更向其它社服團體分享經驗,協助愛鄰社區服務協會在台北市木柵區為當地弱勢居民提供工作。張英樹直言:「NGO、NPO擅長服務,卻不擅長經營,我們希望透過自身案例,拓展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可能性。」

張英樹幼時患上小兒麻痺而癱瘓,人生前半載經歷大學教育,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八零年代從事證券業,直到二十五歲那年,他決定前往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服務,再帶著創新思維成立勝利社福基金會,為身障者工作的年數早已超越他離開商界的年紀。

看見弱勢者的多元性 便能理解他們的可能性

不過開一家店,開一所學校何其容易?全家店員沖泡咖啡共有五步驟,即使是公司內勤員工、主管,剛報到後也必須在門市實習。諸如此類的種種SOP撐起一間忙碌門市,確保流程和品質正常,為了讓身障者人人可上手….

其他精彩內容,請見願景工程 / 社會企業 / 【力世代】影響力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