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56 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36號2樓 service@victory.org.tw 02-2325-8576

我們沒有一個工作叫做「志工」 年輕人要有專業而不能只有熱情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文後簡稱勝利)可能是一個沒多少人聽過的單位,但是卻絕對是一個你我都不容忽視的社會改革先行者;前身是台灣第一所小兒麻痺兒童之家,而後發展成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在2000年決定以「身障者的就業服務」為主軸,就是現在的勝利。

張英樹主任自己本身也是小兒麻痺患者,但是更是一位渾身是勁的創業家,「我們從立案一開始就決定,不靠任何單位的捐款」,而勝利的第一個事業體:資料鍵檔中心也真的在第一年就淨利上百萬,打平投資上所有支出;接著勝利就以「多元」的經營方式,持續開發適合不同障別、不同職種的事業體,至今已經有12個事業體,提供就業機會給約200位身心障礙者,年營業額約4億元(2013年資料)。

重要的不是改變本身,而是用什麼「方式」去改變

張英樹表示,他20多年來,關注的事情一直都沒有改變,就是在人的改變,特別是「身障者的就業」;因為就業是人生命中最長的歷程,至少有30~40年以上,而很多的價值觀、自信心、人際關係、自我認同、自我實現都在職業生涯裡建立,但身障者會因為從小的教育、家庭、自己的身心靈狀況,使得他們無法獲得好的發展環境。

再加上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既定看法,「我不敢說一定是歧視,但是有一定的『框架』在」,而這就是勝利想要「改變」的,提供他們一個比較好的環境,用創新的方式去打破框架,真正看到一個「人的改變」。

但是「重要的其實不是想改變的現象,也不是改變的結果,而是用什麼方式去改變?」張英樹說道,因為要讓身障者自我肯定,進而不斷強化自我價值,所以絕對不能用募款的方式,不能打悲情行銷,因為那樣就無法呼應到改變「人的價值」這件事,消費者該看重的是他們對這項產品的專業投入、相信他們的專業技能,這才是勝利最看重,也最堅持的部分。

困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但是信念絕不會變

談到20多年來的辛苦,張英樹只有淡淡的一笑,「困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生活不可能都這麼順利,特別是要用身障團隊去做事業的經營時,有不同的市場定位,要跟市場競爭的切入點都很不一樣。」

但他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的信念沒有改變,對勝利來說我們的信念就是『信任』,相信這件事是可以被發生的,相信他們是會改變的;接下來就是相信可以找到對的方法,因為光有信念沒有用,你沒有務實的做法那一切都淪于空談。」

所以當有信念在,用對的方式,目標又在那裡,過程中的每一個挑戰,也不過就只是「必要」發生的而已,想辦法克服就對了。

而在這段過程中,看到在勝利的夥伴逐漸掌握自我經濟能力,開始勇敢去規劃自己的夢想(出國、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這些都是身為一個人開始工作之後的改變;特別是對於身障者來說,一個人的改變通常代表的是一個家庭的改變,因為在原來的家庭結構中,他可能從原本只是消費者、被照顧的人,轉變為是生產者、有產值、有價值的人,「這都是我們一直相信也看得到的改變!」

年輕人不能空有理想,卻沒有實踐的專業能力

對於年輕人想投入公益這件事,張英樹指出,不要誤以為社會企業就是公益組織,而公益組織就是愛心組織,這可能根本是兩碼子事;即使是公益組織,也不表示就是愛心組織,因為「愛心」是很籠統的,誰來決定這是愛心?還是不是愛心呢?

「就像以勝利來說,我們是一個每天在運用商業模式在拼搏的一個單位,所以我不會因為誰有熱情,就邀請你來這裡工作,甚至我們不見得需要志工,因為我們每一個工作都是很專業的,我們沒有一個工作叫做『志工』。」年輕人要先具備自己專業的能力,而不能只有熱情,或滿腔對大環境的不滿意及批判。

另外,張英樹認為同樣重要是,要有思辨的能力,特別是對於「公義」思辨的能力;用什麼方法去解決什麼問題,這當中需要很多判斷,因為社會太多元,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習慣的語言跟大眾溝通,年輕人要在自我培養的過程,從社會觀察當中,去形成自己的想法,一個組織要看的可能不是好跟壞,而是「對」或「錯」。

所以張英樹特別強調的是『公義』而非『公益』,因為好事情標準比較低,「幫助路上賣玉蘭花的老婆婆那是好事,但長久來看,會不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來賣玉蘭花?這件事也許是『好事』,但卻不見得是『對的事』,我們需不需要這麼多的人力投入在賣玉蘭花?」

最後,提到勝利的未來,他相信「我們唯一不變的,就是身障者就業的方向,其他都是可變的,市場在變我們就跟著變,跟市場接觸的模式也會變,端看達到目標所能採取的各種可能手法;像是重度障礙者、遠居的方式、特殊的障別,以及不同的領域像是IT、雲端、大數據等等,只要是在市場上勝利是有機會的,就會是未來可能的方向,而原本成熟的領域,就持續的複製成功模式。」

資料來源: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